近日,電影《姜子牙》上映。
不過,高票房背后,朋友圈里對于電影本身的評價卻有點兩極分化。
好看的覺得立意深刻,故事新穎,絕不止豆瓣評分7.1分;說不好看的覺得劇情拖沓,不知所云,打一星也嫌多。
個人看法,《姜子牙》的動畫制作水準出彩,但故事確實低于預期。不過,看完之后細細琢磨一下,又能品出《姜子牙》里有很多對于現實的隱喻。
表面上,它是在講封神榜的故事,但實際上,我從電影里看到的,是一個中年人的失意和掙扎。
我們當然不是姜子牙,但誰也不能保證,某一天,我們不會成為他。
你想象中的姜子牙是什么樣的?
運籌帷幄、大智若愚,白胡子里寫滿睿智的老者?
電影《姜子牙》里,姜太公可有點不太一樣。
他還是秉持著“愿者上鉤”的原則,不過,這一次,他不是什么睿智老者,而是個頹廢的中年男人。
他整天不吃不喝,就坐在原地釣魚,思考著一個困惑了他十年之久的問題。
釣到魚他也不吃,直接就放生。
久而久之,身上被冰雪覆蓋住,不遠處來玩鬧的小孩,甚至以為他是塊大石頭。
而剝掉這層“冰皮”,他的形象也不怎么可親。
衣著邋遢,面容滄桑,頭上還有隱約可見的白發,滿眼都寫著迷茫。
沒人把他當神仙來對待,在酒館里,連小妖怪都敢奚落他。
大名鼎鼎的神仙姜子牙,為什么淪落到了這種地步?
別急,讓我們把時間往回倒推十年。
他還是秉持著“愿者上鉤”的原則,不過,這一次,他不是什么睿智老者,而是個頹廢的中年男人。
他整天不吃不喝,就坐在原地釣魚,思考著一個困惑了他十年之久的問題。
釣到魚他也不吃,直接就放生。
久而久之,身上被冰雪覆蓋住,不遠處來玩鬧的小孩,甚至以為他是塊大石頭。
而剝掉這層“冰皮”,他的形象也不怎么可親。
衣著邋遢,面容滄桑,頭上還有隱約可見的白發,滿眼都寫著迷茫。
沒人把他當神仙來對待,在酒館里,連小妖怪都敢奚落他。
大名鼎鼎的神仙姜子牙,為什么淪落到了這種地步?
別急,讓我們把時間往回倒推十年。
時間一長,偶像光環徹底破滅了,申公豹每天都在發牢騷,說姜子牙拖累了自己。
一番大吵之后,姜子牙不得不自己去酒館換糧食。
也是在這里,他遇到了小九。
一個長得和當年狐妖體內的無辜元神,一模一樣的女孩。
姜子牙的眼神從迷茫變得有生氣起來,只要知道她是誰,一切的謎題就都會迎刃而解。
可惜,小九也在找這個問題的答案。
兩人就這么陰差陽錯的,一同踏上了“真相之旅”。
2
年輕氣盛時,覺得一路奔走,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,到后來才發現,不被這個世界改變,就已經夠難了。
一路上,姜子牙開始重新認識這個世界。
三界之所以爆發大戰,是因為狐妖為禍人間,害得百姓不得安寧。
他原本以為,戰爭結束,狐妖一族被趕盡殺絕,百姓就會過上安寧的日子。
然而,他眼下所及,仍然生靈涂炭。
小九描述下的世界,似乎也并不怎么安生。
九尾妖狐死前說的那句話,不斷回蕩在他的腦海里:“你根本就不知道天尊都做了些什么!
姜子牙原本以為,自己是知道的。
天尊以為自己看到的是狐妖幻像,不過是因為他不知道真相。但現在看來,他似乎反而和真相,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姜子牙知道,其實不問師父做了什么,反而更好。
十年前,如果堅信所謂無辜元神不過是狐妖幻像,現在的他,已經是三界人人敬仰的眾神之長。
一念之差,讓他走到了今天。
現在,他不僅要問為何狐妖體內有無辜元神,還要問,天下,為何成了現在這幅模樣?
這種執著當然不會幫他重回仙界,只會讓他一次次得罪天尊。
《哪吒之魔童降臨》片尾的那句“姜子牙,你可知罪”,將會成為他一生中面臨最多的拷問。
但即便如此,他還是要找到,真正值得相信的東西。
影片里姜子牙的這股勁,讓人想起了另一個人——江陽。
《沉默的真相》中的他,也是這樣一個自討苦吃的人。
江陽原本是一個前途光明的檢察官,無意間得知了一個舊案和其背后的惡勢力。
為了查出真相,還死者一個清白,更為了把背后的勢力一一揪出來,他放棄了升職、愛人、家庭,最后淪落為一個潦倒的手機修理工,甚至為之放棄了自己的生命。
如果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,他其實能過上相當優渥且幸福的生活。
身邊的人曾數度勸他:“放棄吧,你這樣做值得嗎?”
申公豹也曾問過姜子牙:“你連魚都放了,為什么不能放自己一馬?”
但有些懷疑,一旦起了,就是放不下。
看似的放過自己,才是不放過。
不去破案的江陽,午夜夢回,都還被案子困著。
不去質疑的姜子牙,哪怕封神,也做不安寧。
古人云:“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”。
人在長大,似乎一切都應該安定下來,對于事業、感情等,都不要有太多懷疑精神,否則看起來就像是在自找苦吃。
但人對于內心信念的堅持,真該因為年齡就停下來嗎?
姜子牙給出的答案是:不。
也因此,哪怕被貶北海,他也要接著尋找真相。
哪怕不當所謂神仙,也要還自己一個明白,還天下人一個安寧。
3
旅途結束,小九的身份徹底暴露出來,天尊的野心和齷齪也浮出水面。
小九不是壞人,但她和狐族,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命運相連。
如果要拯救蒼生,就務必要犧牲她。
姜子牙無意間把自己置于了一個為難的境地之中,拯救蒼生,還是只救小九一人?
不劇透,但可以說的是,姜子牙沒有順從天尊,而是做出了屬于自己的選擇。
很多人都在拿《哪吒》和《姜子牙》對比,兩部電影雖然同屬一個“封神宇宙”,差別卻很大。
如果非要在這兩部電影里找到個一致的概念,只能是反叛精神。
不過,姜子牙的反叛,和哪吒的反叛,完全不一樣。
年輕人的反叛,多數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,出于無知,中年人的反叛,更多是因為活通透了,明白對自己而言,什么是更重要的。
姜子牙再清楚不過,遂了天尊的意,哪怕不是真心實意的,也能位列仙班。
而一旦忤逆,意味著自己不僅要打破多年的信仰,更要讓多年為封神所付出的努力,功虧一簣。
但他仍選擇了不遵從。
影片接近結尾處,在對抗天尊之前,姜子牙看到了當年剛入門時的自己,他對多年前的自己說:“用你自己的方式,成為神”。
他斬斷了天尊的權威,也徹底斬斷了自己的神仙之路。
最終,姜子牙沒有位列仙班,只是一介凡人,但,他同樣也是真的神。
也只有神,才敢在任何情況下,都堅持自我。
普通人可能不太會像姜子牙一樣,面臨天下大義的抉擇。
但遇到需要內心對現實作出妥協的時刻,卻也不會少。
假意逢迎就能升職,做還是不做?
為了孩子上學,要討好老師等等,去還是不去?
婚姻不幸,但離開后更是困境重重,離還是不離?
叛逆看起來更像是一個人少年時期才獨有的特質。
等到年紀大點,上有老下有小,房貸、車貸、工作困局......每一個,都是一座大山。一分鐘都不敢松懈,更不要提什么所謂叛逆。
但也許,每個人的內心都還留存著一個地方,這個地方,小心呵護著自己的少年氣。它會適時冒出來,提醒你,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。
出于對現實的妥協,一些人會選擇忽略這個聲音,但也有一些人,像姜子牙和江陽那樣,會選擇直面這個聲音,即便未來他們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。
這看似愚昧的行為,又何嘗不是大智若愚。
人生很難,在看清真相后如何堅持自我,比學會妥協和圓滑更重要,同樣的,也更難。
但我們值得為之一搏。
文章編輯網站:英才施教家教網www.ycsjiao.com 最家教家教網www.adrianarenee.com 萬萬教育www.oneonejy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