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孩子做自己,才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她是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最受矚目的一匹“黑馬”。
她是本屆最佳影片金獅獎《無依之地》的導演,是第一位斬獲此獎項的中國女導演。“有這樣一位在演藝界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媽媽,怪不得如此優秀!
趙婷14歲就去倫敦的寄宿學校上學,大學畢業后也沒有回國發展。直到2017年,她的第二部作品《騎士》在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上的導演雙周單元放映,震撼全場,好萊塢的很多人都開始打聽:“who is Zhao?”“夢一樣的就是大人了……什么時候回來導一部我跟巴圖都能參演的電影?”
幾個月后,趙婷獲得了美國電影獨立精神獎四項提名,并被授予表彰當年杰出女導演的邦妮獎。
“我們的寶貝女兒,一個中國女孩,在別人的領地上獨自闖蕩且獲得如此成就,我太激動、太高興了……”
宋丹丹為了兒子巴圖在演藝圈能順利扎根,用盡了辦法也沒能如愿;而女兒卻不聲不響地成了一顆閃耀全球的明星。
記得她曾在楊瀾的采訪中說自己與繼女關系不錯的原因:
“DNA太重要了,我們是不會去愛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的,但當時我沒有安全感。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娶了我,我害怕他不愛我,我只能趕緊下手去愛他的孩子!
14歲時,趙婷想要離開家,遠去倫敦讀書。
一年30萬的學費,宋丹丹幾乎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積蓄去支持她。18歲時,趙婷想去洛杉磯讀書,父母又把她送去洛杉磯。
她自己為自己選學校,隨心所欲地去感受自己想要的各種體驗。
她在紐約當酒吧服務員,在洛杉磯踏著滑板去上學,在南達科他州的松嶺印第安人保留地拍電影,在荒山野嶺里找演員。她甚至在所有同學都忙著拍電影的時候,又跑去一個沒人去的地方,去思考、去挑戰。她自由散漫,她特立獨行,她永遠都是一副我行我素、很有主見的樣子。“我只是不想舒服,我不太確定是什么激勵著我,讓我在早上起床!
曾在一本書中,看到過這樣一句話:一個真實的自我可以讓人有效地應對真實的世界,從而完整地把握世界。
趙婷對自己內心的絕對追隨,使她可以不帶任何濾鏡或面紗地觀察和思考。她的野性,她的獨立,使她拍出了強大、真實而震撼的電影。很多人預測,她很有可能會成為第一位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亞裔女性。
英國著名教育家赫伯特.斯賓塞曾說過:
“教育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教會孩子怎樣去選擇,選擇什么樣的方法,什么樣的專業,發展哪部分愛好,放棄哪些愛好。所有這些選擇都必須由孩子做出,只有做他真正選擇的事情,遇到困難時他才能去忍耐、去努力。
在第二段婚姻失敗后,宋丹丹把巴圖當作自己唯一的生活信念。
在《向往的生活中》,宋丹丹總是否定巴圖,打擊巴圖:
當著嘉賓和觀眾的面,宋丹丹瘋狂地吐槽和挖苦,讓所有人大跌眼鏡。27歲的巴圖,被媽媽調侃:“表演一個啃腳趾給大家看看!
他自始至終都充滿了不自信,甚至有時會憤怒,但他不會抗爭,沒有自我。在巴圖14歲時,她為巴圖申請到了去英國讀書的機會。但她放心不下,即使自己英文不好,也堅持要陪巴圖出國,這一陪就是5年。巴圖畢業后,為了幫巴圖進入演藝圈,她通過關系讓巴圖到處客串角色,甚至帶著巴圖一起上綜藝節目。因為擔心巴圖與演員們處理不好關系,宋丹丹經常去給演員們送小禮物,還將與巴圖年齡相仿的青年演員請到家中。
她非常努力地想要做好一個單親媽媽,她迫切地希望巴圖能夠堅強。
只是,當愛到過度的時候,父母往往會忘記,該怎樣正確地去愛。“我就希望巴圖不要怕打擊,要習慣打擊,打擊多了就會堅強!
所以,巴圖在她眼里始終是個這也做不好,那也不行的孩子。
但無論他怎么折騰,他的媽媽都會選擇用關心他、包容他的方式化解一切。為了知道他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不開心的事,他的媽媽加了半個班同學的微信。為了讓老師多關注他的情緒變化,他的媽媽想方設法地跟老師套近乎。為了讓他不為未來發愁,他的媽媽幫他設計了未來十年的發展方案。因為媽媽的面面俱到,讓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,他覺得媽媽從未接納過他真實的樣子。“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,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,而不是依賴別人的看法和觀點!
孩子需要活出他們自己的價值感,而這個價值感需要他們自己去創造。不管是宋丹丹還是那個高中生的媽媽,她們都為孩子做得太多了。
她們嘴上說著讓孩子獨擋一面,內心卻從未給予孩子真正的信任。
父母放不下的心,松不開的手,只會讓孩子失去獨闖和磨練的機會,也失去了自己展翅翱翔的本能。“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,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變,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、律師、美術家、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、盜賊……”
宋丹丹對趙婷的尊重信任,成就了趙婷的獨立,也成就了趙婷的輝煌。宋丹丹對巴圖的緊拽不放,造就了巴圖的自卑,也造就了巴圖的碌碌無為。
“有些事,只能一個人做;有些關,只能一個人過;有些路,只能一個人走。”
只有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的主角,他才能為自己的人生自強不息。“愛孩子和愛其他真愛物件或寵物不同,珍愛的物件或寵物要保留在身邊,欣賞愛惜。可是愛孩子,卻是為了有一天讓他們離開我們,并時刻為他們的離開做準備!
讓孩子做自己,才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只有學會放手,才能驚喜不斷。文章編輯網站:英才施教家教網www.ycsjiao.com 最家教家教網www.adrianarenee.com 萬萬教育www.oneonejy.com